雅舍一人

咬我啊 ~

西方哲学史
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

参考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8%8A_(%E4%BD%9B%E6%95%99)

动物是应激性的,人是有思维的,有

哲学,反思对世界的认知。 (对思考的思考)

世界本源问题

自然哲学

希腊哲学,提出了『抽象问题』,进入了逻辑的思考,比如『第一因的问题』,『世界的起源』等

『第一因的问题』
毕达哥拉斯之前 -> 朴素的唯物主义 -> 世界是由某一种物质组成的,比如水、火、气
毕达哥拉斯 -> 第一次把抽象的事物当做世界的本质『数论』

『逻辑』
把事物的关系理解为世界的本质

分离出 本体界『观念的世界』、现象界『客观的世界』 -
比如: 人是会死的,但是人的概念一直在。

亚里士多德认为『观念的事物是不变的』,所以『观念、逻辑』是世界的本源。然后又认为『观念是与生俱来的,我们只是发现上帝留给我们的事物』

认识论

世界到底可不可以被认知。

价值观|价值论

五经

老子

老子(生于公元前600年,卒于公元前470年左右),

孔子

孔丘(约前551年-约前479年),

庄子

庄子(约前369年—前286年),

科学

什么是科学?

可证明

宗教

什么是宗教

不可证明

德行

『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』

信仰

有信仰的人,有敬畏。有敬畏,有自省、自律。

没有信仰,就容易他醒、他怨、不满、暴力,希望改变

七宗罪

暴食、色欲、贪婪、暴怒、怠惰、伤悲、自负or傲慢

起源

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·阿奎纳列举出多种恶行的表现。
天主教教义中提出『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的见解,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行』

六世纪后期,教宗艾文略一世将那8种罪行来源减至7项,伤悲并归入懒惰,自负并入傲慢,并加入妒忌。他的排序准则在于对爱的违背程度。其顺次序为:傲慢、嫉妒、暴怒、懒惰、贪婪、色欲、暴食。

参考

http://baike.baidu.com/subview/22021/7627733.htm#viewPageContent

近代哲学的精神

思考精神觉醒,批评活跃,反抗权威和传统,反对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,要求思想、感情和行动自由。

文化领域

反对控制,要求自由。理性成了科学和哲学中的权威。

中国素来讲究德行、修身,是感性的社会。时下的社会矛盾,是感性与理性的抗争?

真理不是权威传给后世或教皇的敕令颁布的,而是由不偏不倚的自由研究获得的。

注意力从探索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,从天上转到人间,神学把王冠让给了科学与哲学。

人们用自然的原来来解释物质和精神世界,解释社会、人类制度和宗教本身。

重视和渴求知识,不是为其自身,而是为实用。为其实际价值,知识就是力量。